名人例子经典励志故事假如可以时常之后按以下来看看也是挺好的,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篇 1:用知足的心来生活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优秀的飞机与游艇的设计师兼制造者,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家里的客人,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是在乡下的农庄里。她就像是被上世纪的灵魂附体的遗少,在学校里穿复古的衣服,不剪头发,缝玩偶的衣服,执拗地对抗嘲笑。她的志向堪称远大:开农场,养奶牛。为此,15 岁就辍学的她,对务农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她坚决地认为,带着自信朝着梦想前进,只要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总有一天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婚后,她说服丈夫搬到了雷丁农场,那是个缺水少电的老式农场,一切全靠人力。他们养了数量众多的牛、鹅、鸭和鸡。此时,她展露出卓越的绘画才能,出版了第一本儿童绘本《南瓜月光》。没有水电,每日要步行很远到井边挑水,日子过得相当艰辛,但她很享受这种生活,在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和花草。她以古法制作面包,用被炉火加热过的熨斗熨衣服,家人穿的衣服也是她用自家种的亚麻纺线织布,再亲手裁剪缝制的。在她的悉心经营下,日子过得饶有趣味。她还是一个非常勤恳负责的母亲,即使再忙也会腾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教他们应有的礼节,学习各种农活、家事。她亲手做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玩偶,并自创了一个麻雀邮局,让孩子们通过这个邮局与玩偶通信。孩子读小学时,他们还一起创办了一个木偶剧团,到附近城镇巡回表演。她还想到更遥远更偏僻的农村去,丈夫却忍受不了简朴艰难的农耕生活,1961 年,在携手度过了 23 年后,他们离婚了。对她而言,自力更生的田园生活是她很早以前就已选定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并不意味着负担,而是个人人生价值的表达与兴趣所在。粗陋的环境让她变得越来越强壮,同时,为了抚养 4 个孩子,她更加努力地工作,10 年画了 20 本书,1971 年出版的绘本《柯基村集市》让她获得了女王终身成就奖。她就像她所欣赏的 19 世纪初的乡村人一样,为了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从不怨天尤人。1971 年,56 岁的她终于迁居到了魂牵梦萦的佛蒙特荒野。在这里,她真正由零开始,花了 30 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 19 世纪风格的农庄。她,就是塔莎杜朵。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随着年龄增长,塔莎更懂得用童心享受事物的乐趣:她建造了花园,蔷薇、郁金香、山茶花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