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棋盘和围棋入门知识熟悉围棋棋盘棋盘看起来很简单,并无神奇之处,其实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初学者来讲,认识和了解棋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我们先来认识棋盘,了解棋盘的部位、名称。这可是围棋入门的一道关口!以后,你就听得懂棋魂中的一些名词啦!1)棋盘为正方形,由横竖平行交叉的线构成盘面。正式的棋盘为十九路盘(以下图:盘面上有横竖各十九条并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另外还有较小的十三路、九路盘供初学者使用。(而一些下棋的软件,如手谈也分 19 路和 9 路两种!)3)棋盘约可分为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和中腹九个部份。4)棋盘上共有九个方便定位的黑点,称作「星」。盘面有四个角星,四个边星,中腹正中央的星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天元。5)棋盘最外一条线叫边线,也叫一线,向里依次叫二线,三线,四线等。一般以四线作为边和中腹的分界线。角星的周围是角部,一般以角星两侧的五线作为角和边、角和中腹的分界线。6)角部的八个点――角部有一个三三,一个星,两个小目,两个目外,两个高目,这八个点十分重要,要记住它们的位置和特征!1.红色的 a 点叫三三。2.红色的 c 点叫小目。3.符号处为目外。4.▲处为高目。5.●就是星。『棋子』『棋筒』围棋的棋子为圆形,分为黑白两种颜色。标准棋数为黑子 181 枚、白子 180 枚,共 361 枚。(足缺乏数关系不大)棋筒是放棋子的器具。认识围棋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 6 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制造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 19 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开展一个顶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襄夏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同时,围棋理论的讨论亦到达一个顶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襄夏的《弈理指归》等。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围棋开展的中心也转移到日本。围棋在公元 7 世纪传入日本,很快就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中。战国末期,丰臣秀吉设立棋所,德川幕府时代,出现了在天皇或将军面前对弈的御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