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外银行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借鉴

国外银行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借鉴_第1页
国外银行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借鉴_第2页
国外银行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借鉴_第3页
国外银行监管体系的比较讨论及借鉴银行监管体系是指由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决定的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银行及其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总和。健全的银行监管体系对银行业的健康进展至关重要。下面分别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银行监管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完善有所启迪。一、美国银行监管体系的讨论1.美国银行监管的“法制”特点。美国是一个以法制化著称的国家,其管理制度常被学者们作为“法律规范管理”的典范。不仅有银行大法,还有各种各样的专项法律,并且不断出台或修订银行条例及规章制度。美国银行监管的机构众多也是其特色,通货总监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大联邦级银行监管机构及众多的州级银行监管机构各自担负着相应的监管职责。由此而形成了法网周密、机构林立、监管严厉的美国特色。2.美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1999 年 11 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该法彻底打破了 1933 年《银行法》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和管理的规定,开创了美国银行业进展的新时代。这部法律不仅从立法的角度给予了混业经营以合法地位,而且推翻了原有的监管理念,从安全监管走向了效率监管。同时提出了“功能监管”的概念,根据金融服务企业各项金融活动的性质,使其分别受不同机构的监管,从而形成了新的监管组织机构(如图 1 所示)。图 1 美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二、英国银行监管体系的讨论1.英国银行监管的“自律”特点。非正式监管体系、灵活性原则和审慎原则构成了英国银行监管的主要风格。(1)非正式监管。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英格兰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没有一整套正规的监管制度,而由“习惯法”来代替,实行“自我管理”方式,通过“道义劝说”形式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方式直到《1979 年银行法》颁布才有改观,才促成了英国银行业“习惯法”与“成文法”监督的结合。(2)灵活性原则。监管机关认为若是以僵硬单一的监管来要求是不谨慎的。即使在法律中,也应有足够的弹性,允许金融技术和机构进展到一段时期发生变化。同时,对商业银行监管并不实行统一标准,而是针对每家银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监管标准、监管政策,实行不同的监管方式。(3)审慎原则。体现在审慎经营和审慎监管上。英格兰银行设置了审慎监管标准,注重对银行授权标准、管理层的素养和银行业务风险性质的监管。审慎经营要求授权的银行要以审慎方式经营业务(即要有充足的资本、充足的流动性、充足的坏账准备及充足的会计记录和内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领读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铸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