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像叙事-精品文档

图像叙事-精品文档_第1页
1/3
图像叙事-精品文档_第2页
2/3
图像叙事-精品文档_第3页
3/3
图像叙事摘要:民国时期的画报可谓是品种繁多,内容题材广泛,在一些画报创刊的漫长历程中不乏对中国近邻日本的图像展现,本文在图像学的理论指导下,以图像传播的视觉特点出发,区别于文字传播,换一个视觉看“抗日战争”,且这一理论赋于了“抗日战争”图像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更直观、具体的展现在受众面前。关键词:抗日战争;民国画报;图像学;艺术表现形式;建构一、从图像到史料:图像学方法的运用19 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德罗伊森〔J.G.Droyen〕曾不无偏激地断言:“只有当历史学家真正开始认识到视觉艺术也属于历史材料,并能有系统地运用它们,他才能更加深化地讨论以往发生的事件,才能把他的讨论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固的根底上。”在中国,随着史学的“社会史转向”,图像之于历史的特别作用逐渐为史学家所注意。民国时期出现很多有关战争的画报,其中有关报到抗日战争的画报,不在少数,每段时期的抗日战争图像的呈现,假如这一连串有关抗日战争图像符号以时间的脉络串联起来,无疑,又再一次,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建构了那段历史。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三个层面来看,其中第二个层面是“图像志分析”〔icono-graphicalanalyi〕,也称“传统”层面,无疑,给予了画报中“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可能。二、图像志角度看:画报中建构“抗日战争”图像中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为社会“中间环节“的艺术,在技术表达上,无疑也在不段的显现进步。民国时期画报中的“抗日战争”图像,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线描、摄影、漫画、油画。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摄影技术也自然产生,并且在整个民国中后期的画报中,在摄影技术问世前,全靠绘画,称为绘画画报,随着摄影术广泛运用后,现代画报就以刊登照片为主,也称为“摄影画报”。真正大量刊登照片的画报要数 1926 年创刊的《良友》画报。《良友》画报其实属于摄影类画报,所以相对于之前的绘画画报《点石斋画报》而言,在图像意义的表达上,照片因其更加真实得记录事件现场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印象更加深刻。通过照相机拍摄下来的人和事,出现在画报上,是可视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可信的。1938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良友》第 62 期 10 月号随即刊载了“日本侵占沈阳”“暴日横行”为题的照片,如“沈阳城内日军在街道上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图像叙事-精品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