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想要去远方。冥冥之中倾听到来自遥远异乡的呼唤,仿佛只要踏上那片自由的土地,便意味着迎接你的,是一场放空身心的旅行。倘若真有这么一处地方,我想那应当是位于彩云之南的丽江,是顾彼得眼中宛如桃花源般漂亮而宁静的“被遗忘的王国”。因而有一天我背起行囊,越过山水重重,抵达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古城。站在古镇入口处的一对水车旁,倾听着雪泉水叮咚作响的唱和,好似恋人间的呢哝私语,心里顿生穿越时空的恍惚。踏着五彩石铺就的小路走进古城,傍河而筑,碧水相绕,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的景象。走了一段路后,发现游人脚跟脚地挤拥着,两边商铺货物斑斓绚目,流溢着一派盛华喧闹,我不禁疑惑起来此的初衷。来到古城,不为猎取什么,只为找回内心的宁静。迎面走来位清瘦男子,身着宽大的僧袍,许是见我眉心紧拧,面带怨艾,他停步轻笑道:万般放下随缘了。说罢风一样飘然而去。丽江向来是佛教、道教、东巴教等集聚之地,路遇修行者也寻常。我侧头思忖片刻,不觉微微笑了起来,丽江的美并非停留在喧腾的街市,而在于那些极易忽略的日常。丽江古城没有围墙,自古以来就是一座自由开放的小镇,城中建筑玲珑精致,古朴而又不失雅致。遥望那些长满青苔的瓦当,仿佛缓缓翻开历史的册页,令人生出无限遐想。红漆雕花的大门上,挂着把朴拙的铜锁,每扇门的背后都藏着动人的传说。即便是墙与墙之间也并非缄默无语,它们被百年的月光照拂过,见证了多少人间悲欣离合。丽江还是一座水城,水是古城的魂魄。西河、东河、中河分散成条条小溪,绕街穿巷,涓涓流淌,如血液,如乳汁,滋养着一代代淳朴的纳西居民。有水的地方,便离不开桥,姿态各异的桥将水巷连在一起,初次来此的人不免如入迷宫。当地百姓喜爱在房前屋后种树、种花,墨竹、藤本月季、七里香、三角梅、海棠……香气淌得满街满巷都是,绊住了游人的脚步。于是,不时看到有人对着一蓬蓬的繁花,静静吸气,抑或注目微笑,一副痴醉的神情。然而,对久居于此的当地人来说,路人眼中的旖旎花事,早已如呼吸般自然,成为一种惯常的生活。花儿自开自落,犹如日子来了又去。时近黄昏,走在宽宽窄窄的街巷里,常看到闲不住的纳西族老人,或三五聚聊,或煮饭洗衣,或做小生意。檐下的大红灯笼,映着一张张刻满沧桑的脸庞,过往的风掀动他们的衣襟,时间却好像停留住了似的。走着看着,在桥旁遇到位阿婆。她坐在花树下的矮凳上,靓蓝的衣衫,靓蓝的帽子,身披传统的七星披肩。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