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 三农 。加大统筹城乡进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进展基础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这是经济社会进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战略考量。“”“过去六年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着眼于 农 本身,是一个个相对集中的有关 三”农 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社会安定进展都系于此。因此,对于一项事关全局的、 重中之重 的重大问题,中央用一号文件的形式昭示全党全国,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已成为新时期中央政策的一个风向标。“”由此,我们看到, 三农 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0616 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 5000 元大关,达到 5153 元,同比实际增收8.5%,实属来之不易。从农民增收渠道来说,60%来自工资性收入,这意味着农民外出就业成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而来自务农的收入并不多,且一部分是由国家补贴转化而来。相应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居民,而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 ,为 3.311∶ ,又回到 3.331∶ 。“”“城乡差距并非短期内形成,而是二元体制长期运行的结果,同时也是 先富 尚未带动 共”富 的政策结果。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尤其是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使得城市进展很快,而且其进展越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占有资源就越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竞相涌入大城市,寻找进展致富的机会,既是本能驱动和理性选择,又在客观上造成农村精干劳动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流失,使得农村进展更加缓慢,两者差距不断拉大也就符合逻辑。但是,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均衡和谐进展,同样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是流于空谈,这已是共识。而且,假如继续维持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单向抽吸,最终会使得大城市乃至特大和超大城市难以承“”“”“载压力而遭 大城市病 困扰,拉美国家出现 贫民窟 就是教训,而农村却因缺少补给而 营”“养不良 ,无法健康成长。这对于一个完整的社会肌体来说,其实呈现的就是一个 病”态 ,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医治。“”“”解决 三农 问题,仅着眼 农 字本身无法完成,城乡统筹进展是惟一可行的诊治思路。十“‘’”六大首次提出这一思路, 是新世纪以来关于解决 三农 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提法 ,此“”后还形成一个论断:目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