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双水源系统的讨论及应用_消火栓给水系统论文导读::其原有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方案:相邻的两座车站及其相邻的两侧半个区间为一个单元区段。第二方案为多站双水源模式。北京地铁 1、2 号线是首都重要的公共快速轨道交通干线,其原有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运行使用近 40 年。虽然运营单位有日常维护以及局部的改造,但原有系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设备质量都不能满足消防用水要求。1、2 号线原系统采纳的是生产、生活及消防合用的给水系统。给水形式为:在区间及车站站台板下铺设两路给水干管,通过连通管布置成为环状给水管网。现有的几处自来水水源与给水干管连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支管均接自给水干管。1 号线原有水源为 7 处自备水源井,2 号线原有水源为 5 处自备水源井,由于北京市地下水的水位逐年下降,到了 90 年代自备井根本无法抽取地下水。后来在南礼士路站、八角游乐园站、五棵松-万寿路区间、古城车辆段、西直门站、东直门站、建国门站、和平门站、鼓楼站分别引入市政自来水,管径为 DN150 和 DN100。并且在局部自来水引入管上增设了管道泵。通过这 9 处自来水水源为 1、2 号线全线 32 座车站提供用水。由于原有的管道泵不是消防专用泵消火栓给水系统,而且有的自来水管径(DN100)也无法满足车站的消防水量〔20L/〕,因此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全面调整:引入新的水源,对 1、2 号线消防给水环网的管径、区段划分位置等进行计算和综合调整,更换局部管段;利用现况区间干管的连通管进行区段划分,增设电动阀门并与 FAS 联动;增设消防专用泵,以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的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 米。一、方案讨论根据工程现有情况,做出以下两个方案,第一方案为站站引水模式,第二方案为多站双水源模式。第一方案:相邻的两座车站及其相邻的两侧半个区间为一个单元区段,每座车站引入 1 根 DN150 的给水引入管,经消防泵加压,再与站台层消火栓给水干管连接。消防泵的能力可以满足本单元内的任一点着火时的用水要求。每座车站的消防泵房设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每个单元内的两路消防水源互为备用。第二方案:将高程相近的相邻 2-4 个车站为一个单元区段,每个单元内选 2 个车站各引入 1 根 DN150 的给水引入管,经消防泵加压,再与站台层消防干管连接。消防泵的能力可以满足本单元内的任一点着火的用水要求。每座车站的消防泵房设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