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优质的政务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参加,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建设抓起,制造一个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进展。一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高政务透明度。通过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建设和局域网的联接,方便群众了解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了解机关办事服务流程、依据和收费标准,了解建设局的职能和工作情况,打造一个与群众互动沟通,方便社会监管的信息平台,为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深化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 三有一”好 和开展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手段,狠抓机关组织纪律,强化队伍的教育管理。同时,加强机关办事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熟悉掌握机关服务的各项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三是完善 服务评价制度 的配套建设,增强评价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强化评价制在年度考核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方便群众监督,促进机关作风好转的考评制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纪律保证。四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坚持 就低不就高 的收费原则,降低规划建设成本,制造良好的政务氛围,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三化 进程,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切实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营造依法、法律规范法制环境,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建设法规的了解。革除盲目建设陋习,提倡文明建设新风,从认“”识上克服 未批抢建、乱搭乱建 的思想倾向,依法依规文明建设。同时,抓好队伍的法制培训,营造学习用法氛围,全面提高队伍的懂法、用法的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突出法规监察作用,强化建设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指导,逐步构建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抗风险能力。严格实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强化城乡规划的管“”理。根据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延续特色、简明有用 的原则,结合实际,编制《新农村规划建设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