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培育熟悉农村基层、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的后备干部的的一项雄伟人才工程。目前全国有大学生村官 20 余万人,其中 2024 年以来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有 15.9 万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讨论所所长徐双敏教授主持了一项湖北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北逾 60%大学生村官不在村,仅有 15%的大学生村官没有被借用过。江苏大学生村官讨论所联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线调查了 2092 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结果显示,聘期期满同意在农村创业发挥更大作用和续签继续做村官的比例分别占 8.6%和 11.7%,两者之和占逾两成。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的问题呢?笔者通过深化调研,与各地村官沟通沟通,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求得突破。个人定位很重要建立大学生村官下得去机制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最为迫切的问题。调研中,很多村官就坦言:假如村官不在村,那就不是村官了,村官就会失去自己干事创业的平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湖北黄石大学生村官何方说: 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被村里的干部当做镇干部来看,被镇里”的干部看做村干部来使唤,结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委组织部长期从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王力飞认为:村官如何给自己“定位非常重要。他告诉笔者,有的村官为了能留在乡镇党委帮忙,还会找乡镇领导。 个”人心态不一,关键看自己想干什么。 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村官只有在村里才能干成事,因为农村才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锻炼自己的舞台。大学生村官必须明白,在乡镇干得再多,成绩都是他人的,在村里哪怕干出一丁点成绩,村里的干部、群众就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因此,大学生村官的眼睛不能只盯上面,而要学会深化群众。把好选聘源头关选聘什么样的人做大学生村官,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前,有不少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目的是为了混个基层经历,缺少坚定在农村锻炼成长的理想理想。因此,在选聘过程中,思想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来到基层后的自我定位。假如是为以后考录公务员或享受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而来,那么,这样的人来到基层,就没有进村工作的强烈欲望,即使进去了,也会对工作应付了事,缺乏深化群众、调查讨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要求能够有个宁静的工作环境,有时间看书学习就行了。选聘的时间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