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育管理调研报告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育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大学生到村任职后,施展才华,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在“”大学生 村官 教育培育管理工作上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岗位分工不明确,秘书化现“”象较普遍。由于大学生 村官 系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经组织选聘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助理,具体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等没有相应的规定,造成绝大多数大学生 村官 都没有明确岗位分工,大多从事村部卫生、搞工作服务、做会议记录、报送材料等琐碎的工“”作,工作秘书化现象比较普遍,真正以村 两委 成员身份主抓的工作非常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 村官 的成长。“”二是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特长难发挥。部分大学生 村官 反映,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农村工作不对口,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派不上用场,个人在学生时代炼就的特长能力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学非所用、用所未知的心理压力,加之部分大学生从对农村的情况基本不了解,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农村的工作环境与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反差过大等等,从而在思想上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工作无从下手。三是农村工作缺经验,后期出路较茫然。在调查了解到,部分大学生选择到村任职看重的是通过农村的工作磨练,能在二至三年后,得到各级组织认可、推举,在考取公务员时得“”到相应的政策优惠。但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村官 ,对国情、农村基层和群众基本不大了解,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突出成绩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加之当前各级组织尚未出台大学生 村官 考录公务员等具体政策措施,选聘期满后的出路等问题感到比较茫然。“”综合上述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做好大学生 村官 教育培育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二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教育培育。要根据大学生 村官 自身特点,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明确职责分工。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大学生 村官 农村政策法规、有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要多关怀、帮助,多教方“”法、多提思路、多出点子,着力增强大学生 村官 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加大考核激励,促进茁壮成才。要把阶段性考核与平常考察了解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 村官 的德才表现,及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