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1、消费状况调查数据(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学生占 23%,1000 元~5000 元占 67%,5000元~10000 元占 7%,10000 元以上 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 4%,来自农村的占 96%。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 2 千元~5 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 20 多万元的轿车。这在我们学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 500 元以下的占 9.5%,500 元~1000 元占 72.5%,1000 元~2000 元占14%,2000 元以上占 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 500 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 2000 元的只占 4%,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 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 51.5%,感觉不够花的占 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 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 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 10%,有计划消费的占 32%,想花就花的占 54%,选择其他的占 4%。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 300 元以下的学生占 10%,200 元~400 元占 48%,400 元~600 元占32%,600 元以上占 10%。每月饮食开支在 200 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 6 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 3 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 600 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而这些数据与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这主要是因为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