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_第1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_第2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_第3页
【摘 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西医多采纳镇静、抗抑郁焦虑等治疗方法,因其药物副反应及依赖性、耐药性而受到患者抵触。中医从病人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同时佐以安神之品,效果良好。【关键词】失眠;中医治疗;心得“”失眠,中医诊断 不寐 ,是因为阳不入于阴所引起的常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睡不踏实,梦多繁乱,重者彻夜不能入睡。失眠可单独成为病证,亦常见于其他疾病中,如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性疾病等,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西医多采纳镇静、抗抑郁焦虑等治疗方法,日久服用后多产生依赖性、耐药性,或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副作用,受到很多患者抵触。而中医从病人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同时佐以安神之品,往往取得良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许多失眠的病人,对失眠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心脾两虚证多见于白领、学生等压力大、劳累人群,表现为心脾两虚的症状,如不易入睡,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睡,头晕乏力,肢倦神疲,心悸胸闷,纳差便溏,面色萎黄等。治疗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为主,随证加减。病例 1:患者陆某,男性,48 岁,企业高管,2024 年 12 月初诊。间断失眠半年,加重 1周。患者平素繁忙,脑力活动多,压力大,常常出现失眠现象。1 周前因工作原因再次出现失眠,程度加重,入睡困难,需 2-4 小时,有时甚至彻夜不眠,梦多而烦乱,白天时感疲劳乏力,头昏沉不适,食欲欠佳,二便尚调,诊间见病人眉头时时紧锁,眉间两条竖型皱纹清楚可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则:养心健脾,重镇安神。方剂:归脾汤加减。方药:党参 10g,炒白术 10g,生黄芪 6g,酸枣仁 30g,茯神 30g,远志 12g,当归 10g,炙甘草 6g,木香 6g,龙眼肉30g,大枣 10g,夜交藤 30g,煅龙骨 30g(先煎),煅牡蛎 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合欢皮 10g,合欢花 10g。7 剂,水煎服,日 1 剂。健康宣教:嘱病人放松自己,多锻炼,少喝咖啡、茶等饮品。二诊:患者入睡时间明显缩短至 1 小时左右,梦有所减少,白天诸症亦有所改善,守方继服 10 剂。“”“”按: 脾在志为思 , 心主神明 ,患者平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其一脾失健运,生化乏源,其二暗耗心血,神明无主,故失眠。失眠加重焦虑,焦虑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