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是现时代小学生必备的个人品质和基本素养,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育,除了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教学之外,还应该重视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在傳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目前大多数小学依旧没有突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没有专业的老师,且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都停留在课本表面的知识上,照本宣科,单一乏味;另一方面,美术老师没有准确把握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还是以绘画、色彩为主,学生的实践练习也大多是简单的绘画或者手品。为了增强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开展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势在必行。一、开展小学趣味美术教育的意义和原则(一)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意义美术是一门人文教育类科目,是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小学则是为学生美术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感官享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耳聪目明、进展迅速。美术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体验,老师可以通过刺激两种感官来渲染和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活跃的美术学习环境。结合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开展趣味化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中,从而培育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习能力。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制造的天才,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激发并培育他们的想象力和制造潜能力,打开他们思维的大门,引导他们在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积极探究、勇于创新。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固定、被动、自闭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情感艺术及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结合教材的功能,全面有效地开展趣味化教学。兴趣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是从事美术活动、进行艺术制造的源泉。趣味化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制造力,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实践能力,通过个人的学习、观察、分析、体验、积累、感悟、创新而创作出更加独特、新颖的美术作品。(二)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原则趣味化的小学美术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特点,结合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有效开展趣味化小学美术课堂需要遵守以下原则:首先,保持趣味性这一根本因素,要明确内在兴趣对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