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黄大发精神坚定村脱贫攻坚信心

学习黄大发精神坚定村脱贫攻坚信心_第1页
学习黄大发精神坚定村脱贫攻坚信心_第2页
学习黄大发精神坚定村脱贫攻坚信心_第3页
学习黄大发精神坚定村脱贫攻坚信心一、黄大发先进事迹1、人物介绍黄大发,男,汉族,1935 年 11 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化,195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今年 83 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他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 1250 米,由于严重缺水,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困难。1958 年黄大发当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后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62 年草王坝村的引水工程开始了,要把山那边的螺蛳河水引过来首先要凿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穿山隧洞,黄大发带领村民们用铁锤和钢钎,摸索着一点一点开凿。历经二百多天,隧洞打通了,但是由于水渠过于简陋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在村民们灰心失望的时候,执着的黄大发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誓言。在黄大发不折不挠的努力下,1992 年草王坝引水工程再次开工了。这一次建渠需要横跨三座大山和三处陡直的绝壁,在绝壁上面开凿要从悬崖顶上把人一点点往下放,然后悬在绝壁中间施工,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当时连请来的专业施工队都望而却步,但 57 岁的黄大发二话不说,把缆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翻下了悬崖。黄支书当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都能够像这样子下去,大伙和施工队都没话可说。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沿着悬崖峭壁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水渠一米一米向前延伸。1995 年,这条总长近 10 公里,地跨 3 个村 10 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悬崖的“生命渠”终于通水了。清凌凌的河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给村民带来了幸福的希望。黄大发带领村民奋斗了整整 36 年,终于实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他带领群众用 36 年时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的“生命渠”,实现了村民千年的梦想,结束了草王坝村“滴水贵如油”的历史。黄大发也被誉为“当代愚公”,当地群众以他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2、获得的荣誉称号曾先后被遵义地委、行署授予年度先进生产()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2024 年入选“贵州榜样·最美人物”。2024 年 4 月 25 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津创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交流文创,小店资料希望满足您的需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