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养鱼激活的不仅仅是一池水红花当需绿叶衬,灵水当需活鱼舞,美校园建设亦需美课程建设。鹤鸣湖鱼丸美食节,由武汉商学院举办的这一活动已走过了四个年头,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学校图书馆旁的鹤鸣湖,还在于因校制宜以食堂磨豆腐的豆渣与湖边青草为主要食料源,养殖草鱼、青鱼、胖头鱼等十多个品种,更在于因时制宜将节庆时间定在每年 12 月下旬,取“年年有余”之意,全体师生同迎新的一年。据尖地媒体报道,在 2024 年举办的第四届鹤鸣湖鱼丸美食节上,该校捕获了 2000 斤活鱼。其中,最重一条有 30 多斤,由 10 名大厨花费整整一上午做出了 3000 多个鱼丸,半小时内便被一扫而光。无独有偶,我通过网络了解到安徽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信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广西医科大学也曾从校园池塘捕获活鱼给食堂制作菜肴,以超低价或免费的形式回馈师生,赢得校内外一致好评。再联想到身边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有的保有天然池塘,有的建有景观池塘,但面积稍大一点、历史稍久一点的,多无人打理,导致水质混浊,蚊虫滋生,在夏天时飘出阵阵异味,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其实,这些学校何不向上述高校取经呢?打造一个可持续进展的养鱼池,并延伸出相关校本课程、社团或主题活动,既重构了校园池塘的生态系统,也丰富了校园生活,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活鱼活水“水、种、饵、混、密、轮、防、管”,这是我国几千年池塘养鱼的经验简化和抽提,反映了养鱼生产各环节的特别性,及其对立统一性。其中,“水”“种”“饵”是养鱼的三个基本要素,而“混”“密”“轮”则是高产、高效养鱼的技术措施。因此,养鱼池的打造不能是学校几个领导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需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形成可行性报告。一般来说,改造池塘时应遵循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改活水等原则,而百年老校的校园面积较大,会有池塘、假山、喷泉等水域设施,且多年来已成功养殖一些观赏鱼类,基本具备了养殖食用鱼类的先决条件。当然,一些新建中小学校也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对此,生物老师应提前做一些思考,向学校建言献策。例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鱼种,中原地区选择建鲤、异育银鲫、彭泽鲫、三倍体工程鲫、团头鲂、罗非鱼,南方地区选择耐高温的热带鱼类,北方地区选择鲤鱼、鲢鱼、罗非鱼、草鱼、鲫鱼等。至于如何搭配鱼种放养比例,从大多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