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的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的《老师的课堂行为讨论》。郜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了我们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和阵阵笑声。郜老——师主要是从我们老师课堂上的四种行为说、听、看、想,深化进行了剖析。使我们感觉到平常漫不经意的这些细节,处处充满着学问,处处值得我们去讨论。小到老师的站位、一个眼神、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甚者每一个词,都是需要我们仔细对待的,不可随便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郜老师对学生错误的深化分析和讨论。“郜老师提出要我们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仔细讨论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这个观点给予我很多的启示。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哪怕是大数学家,何况一位孩子呢。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老师,我几乎是每天接触学生的错误。但是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是怎样对待错误的呢?我是否像郜老师这样去分析了吗?几乎没有或者说很少,充其量只是让学生仔细点、细心点,好像没有去更深化的去思考。没有仔细讨论学生的错误成因,所以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在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几乎满足于学生的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回答,而视学生的错误为 洪水猛兽 ,惟恐躲之不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样,他们所理解的知识就不一样,那么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假如我们把这些错误当作一种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并能加以巧妙利用,我们的课堂则会因错误而变得漂亮。课堂上的错误是老师的巨大资源。我们的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是容易犯错误的,更是容易受到损害的。因此,面对错误,我们将以一颗宽容之心待之,倍加呵护,去化解他们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进展,就如一首小诗所说的: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