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应该如何教育我们做老师或家长常常会懊恼: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而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为什么有些做老师的,能把自己班级的孩子教育得很好,却对自家的孩子无计可施看下专家给出的专业解答:孩子抗拒的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最近,一位学生的妈妈给我讲述了她们家餐桌上的一场争吵。她家租住在学校附近,因为儿子在我校上高一。妈妈常常去儿子的教室给他送饭送汤,有时没事也去看看,想了解一下儿子在校的表现。假设发现儿子有不当言行,也会当场提醒儿子注意。儿子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午餐桌上,儿子比较严肃地对妈妈说:今后你不要到我的教室去!妈妈不欢乐了:我到你教室去是关怀你,你却不但不领情,还这样对我说话!双方据理力争,剑拔弩张,一个杏眼圆睁,一个金刚怒目,声音都提高了几十分贝。妈妈口齿伶俐,言辞犀利,儿子拙于言辞,气冲斗牛。看来难以收场,担任大学教授的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儿子,什么事呀值得如此大动肝火并用手抚摸儿子的肩膀和后脑勺,儿子一向很敬重懂教育、有追求的爸爸,气消了一大半。妈妈却毫不示弱,趁儿子沉默之际,大逞口舌之能。儿子难以忍受如此剧烈的语言刺激,气得全身青筋暴突,热血上涌。爸爸对妈妈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他的道理。大人得理也要饶人。妈妈不欢乐了,责备爸爸:儿子对我这样无理,你不但不教育他,却还来教育我。结果不欢而散。爸爸安抚了一下儿子,儿子流着泪进书房学习去了。听罢她的表达,我说:我为你们家庭欢乐,毕竟孩子还有一个懂教育的父亲,同时你儿子还是很上进的,流着泪都去学习。她说:那就是我的错。我说:孩子是有错,但你的教育方式确实有问题。其一,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数落他的不是,是教育之大忌;其二,即使我们大人在理,也要以适当的方式,以婉转的语言含蓄表达,点到为止即可,孩子自会明白我们的用意。孩子的有些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会自动改正。中学阶段的孩子,最反感不顾场合、不讲策略的说教,最需要的是理解、鼓舞和呵护。同时我还提醒她,母亲在孩子面前不要太强势,有话慢慢说,有理小声讲,否那么会摧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孩子的终身开展,即通常所说的母强子弱。同样的教育内容,有的家长去教,会遭致孩子反感,乃至剧烈对抗;而懂教育的家长去教,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孩子明白事理,还增进了亲子感情。其实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