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视阈下的詹姆斯“中介项评述宗教经验是宗教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宗教意识则是宗教心理学着重讨论的对象。本文梳理了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派借助潜意识“中介项”理论,阐释宗教经验的历程,他认为潜意识这个人神相通的“中介项”是宗教神学的“亲热的伙伴”,是宗教与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潜意识 宗教心理学 科学 对话所谓宗教经验,是指信教者对信奉的神性或神圣力量所产生的感知,以及伴随的各种情绪体验。没有宗教经验,就没有宗教。宗教经验是宗教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宗教意识则是宗教心理学着重讨论的对象。信教者在宗教经验下的生理、心理、思维机制,可以说是宗教心理学讨论的制高点。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派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都借助了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理论作为认识宗教经验的“中介项”,并从心理学层面解释宗教中的神奇经验和神奇主义宗教派别,然而前者认为潜意识理论是宗教神学的“亲热伙伴”,是人神相通的中介项,后者则使潜意识“中介项”成为了宗教神学的“危险伙伴”——“中介项”不过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神相通”只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罢了。潜意识理论被科学与宗教两个不同世界观体系所引用,都被当做论证“人神合一”的中介项,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明和阐释。然而,如同詹姆斯所说“宗教经验是实在的……(它)也许在我们感觉方面存在,也许只是在我们思想方面存在”,如何利用潜意识“中介项”理论去分析这个客观存在,笔者认为应当正本清源,仔细对待宗教经验中,尤其是那些带有神奇主义性质倾向的宗教经验,这也是宗教心理学讨论必须去探讨的症结所在,也符合“当代宗教,用生产力落后和阶级原因的解释力都在下降,而对宗教存在的国际原因、心理原因的解释力却明显增强”这一趋势。无疑这也将成为科学与宗教对话的途径之一。一、命题的提出二、宗教经验就是潜意识詹姆斯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大量运用潜意识理论解释宗教经验现象,他对潜意识理论的理解如下(图 2):詹姆斯以个体大脑机能的意识经验出发,借助个体的日记、手记、自传等,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了众多有关宗教感受和宗教情感的“真实”表现形式,他把宗教经验归为三类形式:一是光幻觉;二是皈依经验;三是神奇经验(神人合一)。他认为这三种常见的宗教经验形式伴随的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的“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是与社会隔绝的个体主观自身的产物。下面以宗教经验的第二种表现形式——皈依经验为例,说明詹姆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