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_第1页
1/4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_第2页
2/4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_第3页
3/4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 元稹元稹(779 年—831 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聪慧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 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 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 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家族背景元稹画像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年)二月,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家族久居洛阳,世代为官。 早年经历在元稹 8 岁时,父亲元宽就去世了,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 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 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 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八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初进宦海唐德宗贞元九年(793 年),十五岁的元稹以明两经擢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不过两科相比也有难易之分,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猎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无官,闲居于京城。但他没有终止勤奋学习。家庭藏书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条件,京城的文化环境和他的广泛兴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养。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悉心读之,始大量作诗。贞元十五年(799 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家少女相爱。不久,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宝塔诗《茶》的作者是谁-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