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关键字】宫颈癌;预防;筛查1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讨论证实,宫颈糜烂、性紊乱和性卫生不良为我国妇女官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1.1 高危致病因素1.1.1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官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糜烂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与宫颈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1.1.2 性紊乱、性卫生不良。讨论认为,性生活过早和多个性伴侣是年轻人的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早有讨论发现,小于 20 岁有性交并有多个性伙伴者较大于20 岁无性伙伴者官颈癌的危险度高 5—6 倍。1.2 微生物学致病因素1.2.1 人乳头瘤病毒(HPV)HPV[1]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最起始原因和必要因素,没有 HPV,宫颈癌就不可能发生。但并非所有的 HPV 感染者都必定进展为宫颈癌。实际上,绝大部分感染都在 2 年内自然消逝,只有在免疫功能不足以控制或清除感染,或有其他促进因素(如吸烟)存在的情况下,HPV 感染持续并产生染色体组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内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易感妇女的正常官颈可以在 12—15 年才演变成为宫颈癌。1.2.2 巨细胞病毒(HCMV)讨论认为[2]HPV 是宫颈癌的致癌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致癌因素,单独的 HPV 尚不足以引起正常鳞状上皮充分恶变,当有协同因子共同作用时就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试验证实,HCMV 是导致宫颈癌的协同因子之一,HPV 和 HCMV 在宫颈癌的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 宫颈癌筛查方法2.1 细胞学检测法宫颈细胞学检查(又称为巴氏涂片法)是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手段和筛查的第一步。通过有效的细胞学筛查大约可使宫颈癌的总体发病率下降 2/3 左右。调查发现。假如妇女一生中做过 2 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其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降低 43%。假如每年做 1 次可以降低浸润性癌的风险 93%。2.2HPV 检测法2.3 阴道镜检查法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痢理学会(ASCCP)建议。30 岁以上的女性当 HC-II 和宫颈涂片结果不一致时应在 1 年内复查,而如结果均为阳性则应进一步接受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子宫颈放大 l0—40 倍来观察宫颈上的改变。特别是涂 3%—5%的醋酸后由阴道镜医师根据图像可发现宫颈病变部位并指导活检(VIA),大大提高了活检准确性。2.4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在碘试验[4]。阴道镜指导下选择可疑或病变部位行多点活检。若细胞学阳性或可疑阳性而宫颈表面无明显异常,应进行宫颈管搔刮(ECC),将组织送病理检查,如取材准确、充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