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冬春季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预防知识一、疫情防控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冬季是疾病多发季节, 但我们对新型病毒的认识仍有限,因此我们要仔细贯彻上级冬春季疫情防 控工作部署,做到疫情防护持之以恒。新型肺炎主要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 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预防措施:1.少出门,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罩。2. 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幼 儿园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 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搓揉时间不少于 15 秒。记 住洗手七部诀:内、外、夹、弓、大、立、腕。3.避开用手接触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鼻。4.食用新奇食品。5.幼儿及家长无特别情况不出市区,尽量避开接触外地返乡人员。6.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冬春季幼儿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容易造成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 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也为了确保幼儿身体健康,现将几种常见传染病 的特点和对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总结如下: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可通过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 接接触传播。普通感冒较慢,常表现为声音嘶哑、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痛、 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头痛、肌肉酸痛、疲乏等全身症状较轻,即使发热 也多为低热。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些症状会慢慢加重。流行性感冒有较强的的传染性,一般起病急,会有高烧,伴有浑身疼 痛、乏力、畏寒、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持续高烧不退是流感 的明显特征。2、手足病手足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 热,咽痛,腔内痛苦,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 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埋伏期多为 2 — 10 天,平均 3 —5 天。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病主要通过被患者 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 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