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篇一 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贴近居民,充分发挥全科医师既守健康又守费用的双重“守门人”作用,逐步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对辖区居民及其家庭进行健康管理,实现居民与“全科团队”的责任契约关系,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逐步形成家庭健康管理的良性互动。 (二)充分告知、自愿签约。通过广泛宣传,使全体辖区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点、全科团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概念。充分考虑到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程度,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长沙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周期原则上为 1 年。 (三)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到 2024 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街区范围内全面普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 30%以上。根据实际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四)坚持法律规范服务、强化考核。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服务能力,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和法律规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情况、签约情况、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列入对机构、团队及个人的考核内容。 (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项惠及辖区居民的民生工程,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人员配置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辖区居(村)民实际户数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一个全科服务团队一般由家庭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 3 人组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可纳入团队成员,有条件的能够聘请上级专家加入团队。 三、服务范围 全科医生是服务团队的一员,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服务对象,根据国家、省、市要求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要以建立居民法律规范化健康档案为基础,对服务对象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健康行为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