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_第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讨论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讨论以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到 21 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形成了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讨论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原来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21 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进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旧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讨论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讨论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 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讨论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讨论。二、相关讨论综述(一)初探阶段在众多的讨论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