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以“地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班为依托,对该课程教学从课程教育思想、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授课方式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教育部于 2024 年以来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育方案都重新进行了思索,并提出修订计划方案。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以此为契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和酝酿,成立了“地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班。该实验依托 2024 年本校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两个专业为背景,根据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的具体要求,以培育适应 21 世纪地质工程行业进展和经济需求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地质工程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的综合素养的地质工程科学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多次召开会议制订讨论创新班培育方案和培育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计算、分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工程力学作为该培育计划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提高学生计算、分析能力方面处于“排头兵”的地位。学院强调该实验班课程必须由授课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最好的老师来承担。本人作为任课老师之一,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为实现提高学生三大能力素养的目标,在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尝试。一、课程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课程教育本质上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反映,是课程的思想先导。社会需求在变,课程设置也必须根据需求做相应的进展,走内涵进展之路。工程力学课程作为经典力学,传统上偏重于培育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作为非力学和理学的学生,是会有一定难度的。许多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都会把力学作为学习的“拦路虎”,无疑从心里上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隔阂。“地质工程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是从本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经过几轮考核选拔出来的,因此,他们具备学好这门课的基础。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许多学生对力学课程怀有畏惧感,片面认为只有力学专业的学生才能、才需要学好力学。因此,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其克服“畏难”情绪,从思想上放下包袱,鼓舞学生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