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引领多举措培育高职创新人才的探究与实践《国家教育事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进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重点进展的支柱产业,急需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省示范专业、省重点专业群——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紧跟现代职业教育进展趋势,结合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需求,探究导师制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导师引领,多举措有力地推动创新人才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专利、论文、创新竞赛、毕业设计、实践课题等方面硕果累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典型事迹、主要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被《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极大提升了学校人才培育工作的影响力。《“多头并举、导师引领、项目带动”培育机械创新人才,师生协同促创新能力双提升》教学成果获学校 2024 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文以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阐述创新人才培育的主要做法。一、导师引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宽松的氛围。其最大特点是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导师引领,因材施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导师制实施以来,导师在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与指导作用,在课程学习、社团活动、毕业设计、实践训练、技能竞赛、作品创作等方面精心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方案制定、图纸修改、作品说明书的书写、专利申报等方面悉心指导学生。导师发挥点拨作用,激发学生思路和想法,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作品的创新设计步骤,培育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可持续进展能力。二、搭建创新实践训练平台,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1.建设并开放创新型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支撑以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成了机械设计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等众多创新型实验室。如机械设计实验室可供学生开展机械设计认知、机械创新设计、典型机构创意搭接与运动分析等实验。为营造浓厚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