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探讨【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传统的义务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向素养教育理念转型,学校对学生各项素养的进展加强了关注和培育。基于如今的小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了网路,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无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将这两项工作任务相结合,能够开辟素养教育的新道路,促进学生的健康进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教育理论的整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尽管各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拥有共同的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会他们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正确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因此,德育教育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能够进行整合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案例,从学生们的生活角度出发,培育学生健全的情感[1]。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例,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基于这一点,老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中的“换位思考”教育理念融入,出示这样一个案例:某班级中的一名男同学,他由于身材矮小常常受到班级中其他同学的嘲笑。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这名同学很难完成其他男生的训练任务,只能和女生一起练习,这使得班级中的嘲笑更是变本加厉,男同学不同意和他玩,还给他起了“小个子”的外号。在“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教学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要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呢?老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假如是这名身材矮小的同学,当其他同学冷落、嘲笑自己时,心情是怎样的,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照顾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二、教育方法的整合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假如不能从单纯的理论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都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老师的一味讲解和劝导,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统一方法,采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为了培育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直面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老师可以为学生们介绍这样的案例:2024 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尽管失去双臂,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游泳爱好,并且最终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在疾病剥夺了他游泳的能力后,他再一次拾起了弹钢琴的兴趣,尽管没有双手,但他学习用脚弹钢琴,最后在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