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 18 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兴起 1 、兴起的背景: 洋务运动中,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民族工业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出现,到 1894 年已经有工业、企业 170 多家,最早办工厂的有商人、地主和官僚,也有一些出身底层的工匠和小商贩。 2 、早期著名企业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地点创办人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1872 年 上 海1866 年广东南海方举赞 孙英德陈启沅陈启沅从外国引进的缫丝设备 3 、早期民族企业的主要特点( 1 )主要以 等轻工业为主。 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 2 )主要分布在 等沿海地区。 上海、宁波、广州、天津( 3 )多依附于 和 等。 外国资本官僚势力二、张謇的创业活动 1 、张謇的创业活动( 1 )思想主张:提出 和 是“富强之大本”,主张“ ”。( 2 )创业活动: 1899 年,在通州创建 , 由此踏上“ ”的道路。( 3 )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 之一,其创业活动是 1895 年以来 发展的一个缩影。实业教育实业救国实业救国大生纱厂民族企业家民族资本主义 张謇( 1853-1926 ),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 16 岁中秀才, 32 岁中举人, 41 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 1899 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大生纱厂大门大生纱厂车间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萌芽的产生和艰难发展产生的时间:产生的原因:发展的概况:19 世纪 60 - 70 年代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十分艰难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间:原因:1895—1913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① 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民营企业发展;②“ 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 ;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原因:1914—1923 年 ( 一战期间 )①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 , 相反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令 ;④1915 年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 , 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 , 支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