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永葆党员本色林元华,瘦高个,性格腼腆,平时话语不多,但做起事情来风风火火.参加工作以来,他默默无闻,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5年被市交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至2006年连续四年在机关绩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2005年度被评为XX市劳动模范;2006年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对荣誉他看得很淡,他常说:"我不追求荣誉,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只有更加努力为人民服务,才能回报党和组织的关爱".南平地处闽江黄金水道上游,林元华和他的同事们担负着近百公里航道和129座航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20多年来,他和同事们风里来雨里去,不畏严寒酷暑,行程23600多公里,维护航标5762座次,航道航标维护合格率达95%以上,从未发生一起因航道航标维护质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确保了航道的安全畅通,受到船员的一至好评.98年6月22日,南平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洪水退后,航道上的浮标已被洪水冲毁的所剩无几,严重危及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为了尽快恢复船舶安全通航,林元华不顾家中正在生病的妻子,和同事们一起,吃住在船上,顶着烈日,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增设和修复了30多座航标,保证了航道的安全畅通.XX市洪涝灾害多发,水上安全形势复杂,突发事件多,特别是在防汛,防台风期间,每当遇到险情,林元华总是冲在最前面.几年来,他组织和参与排除各种险情38起,其中重大险情9起,抢救落水群众28人.2005年南平遭受"6,23"特大洪水袭击,停泊在沙溪口电站上游300多米远的一艘重达170吨的囤船系泊钢缆七根已断了六根,囤船随时可能像一颗重磅炸弹砸向电站,其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已紧紧牵动各级领导的心,接到险情报告和市政府指令后,林元华和同事们一起赶到现场,由于现场情况复杂,驻军和消防官兵都感到束手无策,在千钓一发的危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跳上囤船,果断对囤船采取注水下沉的办法,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抢险,终于排除了重大险情.此举受到XX市政府立功表彰.第1页共2页林元华平时不仅工作认真,还善于钻研,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机械原理等知识,利用所学知识,组织并参与完成航标作业船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等技改攻关项目五项.2005年单位航标艇因起吊装置存在提升力小,重心偏移大,起吊过程稳定性,安全性差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单位决定成立以林元华同志为组长的技改攻关小组,通过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终于顺利完成技改.通过技改,在相同条件下,航标艇船舶横倾度下降了50%,工作效率提高400%,作业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年创效益近百万元.林元华平时喜欢摆弄电器,靠自学掌握了一手修理电器的绝活,邻居,同事电器坏了,他总是乐于帮忙.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义务为单位修理空调,电脑,发电机等各类设备,为单位节约资金20多万元.节假日里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忙碌的身影,用他那略带腼腆而又亲切的微笑为社区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免费修理各类电器,水电设施300余项.一次深夜12点多,他接到孤寡老人电话,说家里的冲水马桶坏了,水流个不停.接到电话后他二话没说,起身就赶往老人家里,连夜将冲水马桶修好.林元华同志只是新时代交通人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同他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同志.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全系统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把劳动创造的状美旋律,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建设这雄浑的大合唱中,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