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类平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许晓东Xiaodong-xu@hust.edu.cn背景1 、上世纪末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占据突出重要的位置;中国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型国家。2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定位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3 、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知名大学 李培根:我校应拥有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本科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 知识的精选,形成学科大类核心概念结构; 能力的重构,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方法的更新,实施研究性教学; 条件的保障,经费投入和制度形成。2 、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定位 定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专业人才; 40% 以上的学生将攻读研究生; 本科阶段以学科基础为重点; 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完成; 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至关重要。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历史分析1 )历史的启示(两条轨迹) 过程:从传统大学外的专业技术学校发展到理工大学,人才目标由工艺实施型转变为工程研究型,层次由专科升格为研究生。 原因: 20 世纪初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水平和产品质量需要数学和科学理论知识。 代表性学科:服务于工业时代支柱产业的学科,如机械、冶金和建筑工程。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比较分析1 )历史的启示 另一过程:首先出现研究性大学,而后派生出相关学科的技术学校,首先需要研究生,而后需要专科生。 原因: 20 世纪之后大学中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学科,实验过程可放大为工业工程,新的工程需要新的应用开发和工艺实施人才。 代表学科:电子、生物、化学等工程。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比较分析2 )研究性大学人才定位 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专业口径较宽,注重学习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实际工程技能在工作岗位加强,人才最后定位在研究生层次,具有研究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的特点。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比较分析2 )专科学校人才定位 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数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教学计划针对现有工程和成熟产业设计,注重工程技能(经验)训练,人才定位在专科层次,具有实用性好和针对性强的特点。3 )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 介于两者之间,以特色取胜。4 、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原则 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定位要求); 教学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