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是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系统深入地阐述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并以数字通信为主。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习题练习、实验等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及其性能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现代通信技术与理论的发展状况。一、课程介绍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度量 及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 、系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 的基本分析方法 3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与理论的发展状况及 趋势 第一章绪论 复述常用通信术语 区别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说出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 叙述数字通 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分析离散消息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源熵) 识别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 学习目标:现代通信与信息社会 ▲ 通信的任务 ▲ 交流方式 / 技术特点的划分历史 ▲ 现代通信系统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 电信的社会作用(有线无线及其有机结合) ▲ 第一类电信事业与第二类电信事业 ▲ 现代通信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ξ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就是把消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要求准确、迅速) “”电通信 是利用电(电流或电波,包括光的特征值)来传递信息 通信系统:完成传递信息任务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所构成的总体。图 1 - 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发送设备信息接收设备受信者噪声源发送端接收端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n 信源: 原始信号的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如电话机、话筒、摄像机、计算机及备种数字终端设备) n 发送设备: 对原始电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和变换,使它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中传输的形式。(调制、放大、滤波及数字发送设备中的编码功能等) n 信道(传输媒介):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传输媒介(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n 接收设备: 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以便恢复出相应于发送端的原始电信号(放大、滤波、解调及数字接收设备中的译码等功能) n 信宿: 原始信号的最终接收者,其作用是把接收设备恢复出来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人、各种终端设备、计算机) n 噪声源:n 是信道中的噪声和通信系统中其它部分所产生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