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三大改造山东省肥城市石横中学张冬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主要讲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而“三大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两重任务之一,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是国家资本主义,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将视频、史料等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以“资料展示——问题质疑——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为主体脉络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2、利用历史情景剧,制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能身处历史中,深刻感受情境,更好的理解知识。【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结束了第一单元的学习,随着第一单元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是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提问:那么中国是怎样步入社会主义行列,实现公有制的转变呢?国家是如何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1、出示视频材料《三大改造》(约 4 分钟)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并快速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解决预习卡上的内容,完成预习卡。并提出心中的疑惑。2年底1、土地改革后农业仍然是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