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摘要:美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所以,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我国的教育受到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功利的思想。很多师生都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进入更好的学府,所以往往忽略了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给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展带来了阻力。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素养;教学美术,这门学科在很多人眼中只不过是一门艺术课程,更有甚者认为让孩子学习美术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考大学才是唯一的进展途径。一个学生考不进理想的大学,他的人生未必就是不完美的,社会上的人也不会因为学历的不同,而将人们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我们应该认清在新世纪、新社会中,社会的进展需要什么,我们的孩子未来需要如何培育。一味地敦促学生去学习文化知识,未必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做到了劳逸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我国小学生的美术教育遇到了短板,这也是由我们长期受片面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增加一项基本的能力,同时也培育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将来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一、学校对艺术教育的不重视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习艺术都不重视,他们认为艺术这条路能够走通的很少。确实,从近期我国的社会进展看,社会对艺术生的需求量确实是不够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将来这仍然是一个低迷的专业。学生到毕业的时候除了会背诵几本书,没有一点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这让他们如何去立足社会呢?我们曾经走访过很多学校,在这些学校中,特长生的数量只占到了学生总数的 3%不到,这就证明了我们对特长生培育的能力的不足,也正说明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到合理的引导。[1]在我走访的这些学校中,很多学校对美术课都不重视,每学期安排的课时数很少,但是这不代表着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其实他们还是希望能够画出自己的理想的,只是在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下,他们往往选择放弃自己喜爱的方向,让自己坐在教室中,苦学课本知识。有些学校甚至已经成为推动综合素养教育的阻力,他们极力压缩这些艺术类课程的授课时间,这些问题尤其体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高考大省。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