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研究与试验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研究与试验_第1页
1/4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研究与试验_第2页
2/4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研究与试验_第3页
3/4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讨论与试验摘要:小洼油田为特稠油油藏,主要采纳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方式开发,井筒举升工艺应用了掺稀油和电加热两种工艺,但由于吞吐轮次增加,蒸汽吞吐效果逐渐变差,井筒举升成本逐年升高,制约了油田的开发,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化学降粘技术的试验与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关键词:掺液降粘;蒸汽吞吐;井筒举升1 小洼油田降粘技术应用现状1.1 地质概况。小洼油田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的北端。原油性质具有高密度、高粘度、低含蜡量特性,属特稠油油藏。油藏埋深 1150~1460m,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 5757~38700mPa·,凝固点为 13~18.24℃,含蜡量 1.85~2.20%,胶质+沥青质为 32.27~33.56%,1.2 降粘技术应用情况。(1)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轻质组分被采出;蒸汽冷凝水与原油形成油包水乳化液;地下存水使蒸汽前缘的热水带加热温度低等原因导致地层原油粘度升高,流动性变差,井筒举升困难,增加掺稀油量。(2)2024 年,小洼油田年掺稀油量 14.86 万吨,每吨稀油差价损失1315 元,年差价损失 1.954 亿元。(3)现有的掺稀油工艺,为确保偏远采油站的稀油到站温度,防止稀油温度过低,结蜡堵塞输油管道,采纳了过量输送的方式,输送量高于采油站的掺油需求,部分稀油并未进入井下与稠油混合,地面回掺油使稀油利用率降低。2 井筒掺液降粘工艺技术2.1 化学降粘剂。(1)降粘剂主剂的筛选。降粘配方体系主剂是一种改性烷基糖苷,其合成方法采纳一步法。一步法是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葡萄糖半缩醛羟基直接与脂肪醇羟基发生缩醛化反应,生成烷基糖苷和水,脱水后,加入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形成带有聚氧丙烯和聚氧乙烯链的嵌段共聚型烷基糖苷。(2)降粘配方辅剂的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指分子中含有在水溶液中不解离的醚基为主要亲水基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最典型的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两段或两段以上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是常用的非离子乳化剂,HLB 值为 10-16,相对分子量为 1500-2500,主要在乳化降粘剂中作辅剂,也可以做主剂。这类活性剂消费量仅次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因而它不会与其它电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而且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胶束聚集性强、可获得高增溶性、低界面张力和低吸附损耗,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减聚氧乙烯醚的链长等突出优点,在稠油乳化降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降粘配方体系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洼油田掺液降粘技术研究与试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