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激情,指一种强烈的感情,或是对某事的热情。被很多音乐家当作至关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激情都很重要。在 表演中,许多人认为表演者应当带着强烈的情感将作品传达给观众,使得作品富有表现力。下了舞台,由于职业音乐家生涯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一般认为胸怀大众的音乐家需要激情来应对他们面临的种种挑战。 在播音版的第一部分前 10 分钟他谈到了自己的态度。 根据一份心理学调查,显示音乐家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有两种不同的激情: 协调的激情,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选择投入一件事,过程中充满积极情绪。 被动的激情,带着难以控制的冲动投入一件事,甚至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在那篇文章中,我得出结论,被动的激情可以为音乐家提供动力,因为承诺需要技能来实现,或许会转变成合适而充满激情的进展方向,这对音乐家取得成就来说十分关键。 激情的开始与结束 纽坡特提供了不同的观点。他并没有忽视激情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但他信任关于如何找到职业热情,不是稍加考量就可以带着已有的那点儿激情从事这个行业。换句话说,一个对音乐演出抱有热情的年轻人在加入音乐行业之后,不见得依旧充满激情。纽坡特提出一个不同的策略来获得个人成就:带着工匠的心态。具体地说,人们在真正擅长做一件事时最有激情,通过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他们会发现对于雇主来说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纽坡特称之为职业资本,由此人们获得职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并得到最好的回报。这种回报包括自主权,影响力,人际关系。当音乐人或其他人在工作中获得了此类回报,他们将在职业生涯中更有激情(比如热情)。 尤其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对于即将进入音乐行业的大学生还有音乐老师,纽坡特把职业资本改为了勇气文化,这种说法在网上还有其他地方流传的很广,勇气文化告诉人们唯一能让你与你的梦想渐行渐远的是完全的(或者说不顾一切的)追求,当然假如一个年轻人只把他的职业选择建立在是否对其有激情上(比如表演,教孩子音乐或其他职业),对自己现有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自身性格是否合适毫无认识,问题会更为严重。 工匠思维的核心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习得,音乐家一般比普通人更可能在其他领域做出成绩。音乐系学生通常在职业进展早起就领悟到练习的价值。当计划音乐职业生涯时,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必须的。心理学证实刻意的练习在类似音乐表演之类的行业中是最好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方法。刻意练习不是指花时间练习乐器,而是有质量的练习,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