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视角雕刻传世精品寿山石雕艺人众多,擅长的题材也各有不同,最常见的除了罗汉、观音、古兽等仙佛题材,就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刘海戏蟾、贵妃醉酒等传说。但以现实人物为的雕刻题材却较为少见,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是因难以操作而成为多数雕刻家棘手的题材。雕刻艺术家、工艺美术师林国华却从平民百姓的视角出发,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百姓“油盐酱醋”等普通生活的寿山石雕佳作,用诚心、用行动较好地诠释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法则。林国华 1970 年出生于“雕刻之乡”莆田,喜爱艺术的他从小就喜爱跟在做木雕的父亲后面帮忙,领略雕刻艺术化腐朽为奇妙的过程之美。1992 年,高中毕业的林国华到福州学习石雕,从小耳濡目染雕刻艺术所孕育的雕刻灵气让林国华学起石雕来事半功倍,做事仔细、细致和努力的性格更是让他的雕刻艺术突飞猛进,很快就掌握了圆雕、浮雕、薄意等各种雕刻技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林国华一边通过各种途径观摩经典寿山石雕作品,并自学国画和雕塑知识,以触类旁通应用到自己的雕刻作品上。在熟练掌握了各种技法后,林国华意识到自己假如去雕刻仙佛古兽等常见题材,很难出众,更难以超越前人。乐于挑战的他决定从寿山石雕刻家不愿涉及的平民生活题材入手,闯出一条新的雕刻道路,虽然这种现实生活题材一直是寿山石雕刻家少于表现的题材,但却是许多艺术爱好者比较关注,同时也是平民出身的林国华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题材。想到就做的林国华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旅,刚开始由于没有规律可循,全凭自己摸索,所以他雕刻的作品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不甘放弃的他每天做梦都是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后来随着技法和创意的日渐成熟,林国华的平民视角作品逐渐得到了寿山石雕爱好者的认同,从求别人买转变为别人排队等他雕。只有深刻地理解生活,才能把生活提升到艺术的角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作品的审美艺术和内涵,平常细心观察生活的林国华外出旅游或是办展时也是刻意留意各地的风俗人情,并于 2024 年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工艺雕塑类高级研修班进修。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追求,林国华解决了寿山石雕技艺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创作出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平民视角寿山石雕精品,他的取材多数来自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都市屋檐下普通市民的“油盐酱醋”,件件作品都充满了亲切熟悉的“人间烟火味”,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用诚心、用行动实践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