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下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的讨论与探究摘要:结构力学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笔者从教具的应用、工程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力学实验的开展等多个方面,提出自己在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上的教学体会。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灵活运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很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专门的结构力学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几何构造分析部分,笔者设计制作了不同尺寸的各种杆,来组装出四连杆机构、带斜杆的四连杆,形象展现了由几何常变体系到几何不变体系的过渡,同时,还组装出瞬变体系及教材上各例题中的结构,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如,在讲解机动法做影响线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绘制机构的虚位移图,笔者也制作出与例题相同的杆系机构,直观展示出其弯矩、支反力等所对应的虚位移形式,使学生对虚位移有了感性的认识;另外,在结构动力学部分,笔者还制作出单自由度体系、两自由度体系的模型,在课堂展示质量、刚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讲解鞭梢效应、动力吸振器等概念。以上这些结构力学教具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二、结合工程实际,培育学生工程意识三、开展力学实验,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新时期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补足结构力学传统理论授课在该方面培育的欠缺,我系引进和开发了结构模型静力及动力加载实验设备,开展了结构力学课内实验及课外开放实验。内容涉及结构模型静载试验、力学求解器应用实验和结构动力学实验三方面,具体项目有梯形桁架、门式排架等结构模型静载试验,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连续梁及刚架实验,单自由度系统动力特性测试实验,横向及竖向共振演示实验,五层框架结构振型测试实验、隔震系统演示实验等。同时在保障课内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开放力学实验室,鼓舞学生自主拟题,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对结构模型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结构力学教学中,老师通过板书授课,通常是边讲解理论边绘图,以突出重点和难点,优点是可以及时从课堂反应中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调整自己的进度,充分发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