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村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 XX 年上任以来,仔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村情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子女教育,人居环境改善问题,农民就业,取得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效。一、附城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做法——以又好又快进展为主题,大力拓展兴村富民新产业。近两年来,他们结合村情实际,紧紧围绕又好又快进展主题,全面实施了支柱产业做法强做大,民营个体上档升级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两委充分利用上级关小改中建大的产业政策,对煤矿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落实了资源整合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上交了资源价款和安全风险抵押资金,扩大了煤炭储量和煤田面积,增强了支柱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进展能力。同时,还实行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积极引导,大胆启用能人,努力创新一社一企进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 8 个分社,已进展了 6 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的集体企业,其中包括两化工厂、两个铸造厂和两个免烧砖厂。全村新增个体经营户 50“多户。在个体企业进展方面,围绕做强做大 附城牛”肉丸 这一传统产品,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进展,培育了一批大户,开拓了农民增收的新空间。——以实施三项工程为突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新水平。凤山寄宿制小学建设工程。原先的村小学是在一座破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村两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建设新农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项上马修建全县第一、晋城一流的凤山小学。工程于 XX 年 10 月规划立项,总投资 700 多万元,新建三栋三层办公楼、教学楼、住宿楼共三栋 160 间,总建筑面积 5457 平方米,可容纳 1000 多名教职员工和学生。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于 XX 年 8 月竣工剪彩投入使用。同时他们还立足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新修建了凤山人民剧场,创建了德育教育基地和农民培训中心,为人才兴村、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提高农民素养提供了活动场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老西街拆迁拓宽改造工程。根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大力度投入的思路和要求,共拆迁单位和农户 81 个,房屋 296 间,厕所 38 个,拆迁面积 3100 平方米,补偿资金 130 余万元。总投资 745 万元,新建房屋 412 间,安排个体工商户 169 户,改造硬化街道和道路 9 公里,铺建下水道 500 米。改造后的街道设计新颖美观;街道宽阔洁净,基础设施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