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联合教学模式下的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摘要:面对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育的时代要求,探究开放式联合教学模式,提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创新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引入系统理论,通过要素层次分析、系统复合构建、课程关联建设等方法,在综合分析、创新设计、合作沟通、表达汇报构成的“能力框架”导向下,根据专业教学主线构建“中外联合、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及内容,并提出训练学生建筑学整体思维的特适化教学组织方式,以及融入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关键词:开放式教学;联合教学;建筑设计课程;课程建设建筑学本科三、四年级的专业教学是人才培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提升阶段,该阶段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推动力。在时代进展的要求下,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在注重传统专业技能培育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新性设计思维主导下,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适应性引入[1],老师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已成为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支撑。同时也应通过适宜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和老师科研成果有机融入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之中[2],以此发挥其增量化的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作用。开放式联合教学以实现“中外联合、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为目标,遵从外方老师的教学理念、课程组织、授课方式与任课时间等,鼓舞中外老师将相关讨论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及大纲的设置,以课程群的方式突破年级限制,合作开展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建设[3]。课程建设突破常规,首先提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学生需达到的综合分析、创新设计、合作沟通、表达汇报等四位一体的专业能力体系;其次形成能力框架与教学主线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及内容;最后根据课程建设需要,探究特色化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手段。一、整体建设思路与特色课程的设计理念以培育学生中外通适的专业技能与再提升潜力为复合目标,通过中外联合的知识理论讲授、课程设计辅导与过程沟通汇报等强化训练,形成创新性、应用性建筑学专业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在认识层面,提高对建筑及建筑设计的价值认知,建立空间、城市、建筑、建构、材料、场地、文脉等全面的专业知识架构;在思维层面,培育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构思、沟通、汇报能力[4];在方法层面,掌握基地调研、模型制作、图纸绘制、汇报答辩等基本的专业技能[5];在国际视野层面,迎合国际交往和进展的需求,培育有国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