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妤姝,电子系讨论生一年级,直博,参加 Apec 志愿活动,领导人会议周礼品物资筹备组。Apec 领导人会议周组长,鸟巢迎宾志愿者。礼品筹备组,主要负责礼品装包,黑色的包,里面有小册子、笔记本、画册。会议一共 7 天,总共志愿服务了大概 8、9 天。清华和其他两个学校的志愿者共同完成此项任务。会议前几天事情还比较多,后来工作量就小点了。当时工作是轮班的,但一周也就只能休息 2、3 个半天。志愿的时候,保障工作挺好的,会有车接车送。每天 7 点多吃完早饭就开始工作了。清华的志愿者有 10 个左右,志愿中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志愿完后,大家一起组织出游、聚餐。当时的群一直在使用着,但热度逐渐降低。当时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喜爱志愿,享受过程。这个事情是个难得的机会,参加其中非常自豪。大学生为这件事出一份力,提升国家形象。自己所在的岗位,要求你要很细心,要学会合作,学会与人沟通。另外,对自己的情绪、心情是一种调解,在学校学习压力蛮大的。认为假如热爱志愿的人,会觉得这种事情不是牺牲。这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不同实现方式做志愿、做科研、游山玩水是类似的,选择不一样而已。Apec 志愿服务过程中,没有志愿组织方面的问题,整个保障、工作安排、志愿后的表彰都是很完善的。假如有些不足的话,就是人员分工和调休时间上,因为清华的志愿者相较于其他学校的志愿者人数少,调休时间就相对较少。电子系志愿副书记,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报了名。当时报名的也特别多,一天就截止了。参加的志愿活动丰富。院系的有:天使之家、星星雨,爱心角(废纸回收、天气提醒)、紫荆图书馆(毕业生捐书提供给新生)。学校的有十一、五一校园义务讲解,暑期学校辅导员。大型志愿活动和小型志愿活动的区别。大型志愿活动组织严密,条件相对较好,志愿者的体验和形象很好。小型志愿活动,像学校和院系,有各种各样的类型的志愿活动,更能够满足不同志愿者的需求。不管大小,只要对志愿感兴趣就无所谓大小。对志愿的热情是在对志愿的付出中建立起来的。从大二开始进入电子系志愿组,从组员到组长到副书记,从参加活动到组织活动,渐渐兴趣就来了。参加志愿活动的收获。能力的提升,更加关怀别人,对社会的认识加深,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度提高,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志愿伙伴。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要求。首先是要有热情,有兴趣。其次是责任心,尽力去完成工作。可能一些志愿工作还要求具备专业的技能。讨论生阶段还会继续参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