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调查的 12 名女生中, 66 、 7% 饮食费用在 350 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 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 19 名男生中也只 有 84 、 2% “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讨论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 一杯奶养” 起一个民族 说法的认同时, 90% 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 知识了解不够。 5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 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 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 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达到 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常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 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 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 7 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 补充家用 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 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 16 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 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育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 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 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