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篇一 影响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自身职业的原因,我在网上搜寻,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七大主要因素。即: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全社会都关注着老师,老师的工作处于全社会的焦点。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有人提出:“课改成是老师,败也是老师。”这给我们老师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社会与家长对老师要求逐渐提高,也给老师增加心理负担。 第二个因素是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出国热潮,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导致部分老师拜金主义的滋长。老师工作的清苦、生活的清贫与其他行业高收入群体形成鲜亮反差时,就不可避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极度的不平衡心理。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政策因素。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如全面实行老师聘任制、老师未位淘汰制、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等。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地方。学校内部竞争激烈,老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也加重老师的精神负担。 第四个因素是学校管理因素。由于学校管理的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讨论、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等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老师有书面文字,加上教案书写,老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判、惩处也会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老师精神上怎能疲乏不堪?大部分的老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 8 个小时。 第五个因素是学生因素。当前,学生素养普遍偏高,学习渠道多样化,知识面较广,老师难教,甚至有的学生敢跟老师说“不”。另外,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娇惯,给老师教育与管理造成困难,老师常常受到冤枉与委屈。 第六个因素是媒体因素。近年来,有些媒体盯住老师一些失误,过于炒作,惟恐学校不乱。不去理解老师所做工作以及老师的心理损害,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偏向学生的一方,造成“老师怕学生、不敢管和不敢教”的现象,给老师带来严重心灵损害。 第七个因素是老师自身的因素。这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老师职业的特性也使得老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其工作的重复性、单一性、枯燥性是客观存在的,加之老师考核,竞聘上岗的巨大压力令老师身心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