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慎选专业 从报考起确立职业方向 近来各高校开始陆续发布招生章程,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已制订完毕,招生咨询会和各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已经开始。在广阔考生最紧张的复习冲刺中,应该考虑一下填报志愿的事情了。高考不论涉及面有多广,最终还是考生个人的事情,作为一名考生,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到底喜爱什么专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希望向哪个方向进展,拿出一些时间和家长、老师讨论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也要重视“过来人”的经验、高校生涯指导老师的指点,这些都能为选择报考高校和心仪专业以及树立合理的职业期待提供有益的借鉴。 ■蒋建荣 为什么不喜爱自己选择的专业 小张是某高校历史系的学生,当年她在接到入学通知书时很失望,因为她原本希望自己能够被英语专业录用。 入学后,她找到学校职业辅导中心,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职业兴趣、职业进展方向等问题,咨询了职业辅导员。经过沟通,职业辅导员发 现,小张喜爱英语的原因只是因为高中阶段英语成绩好,英语老师很喜爱她,常常表扬她,她也因此更喜爱英语学科,她希望能够像自己的英语老师那样将来教英 语。 她再次来到职业辅导中心,与辅导老师讨论后,决定选择辅修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位,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做准备。在讨论国际贸易对自己的吸引力时, 小张看到的是“待遇好”、“可以出差”、“有带薪假期”、“有很大的个人进展空间”。经过申请、考试,她如愿以偿辅修了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位。 到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时,学校开始保送讨论生。小张又去咨询辅导员,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她不但可以顺利通过两个专业的考试,拿到两个专 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还可以保送历史专业讨论生。但这时,她却产生另外一个想法,放弃保送机会,报考金融专业讨论生。将来到上海金融机构工作,这样不但可 以满足自己对于职业的“爱好”、“高薪酬”、“带薪假”、“施展才华”等方面的期待,也可以满足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的愿望。 这时的小张,已不是刚入大学时那个懵懵懂懂的学生,而是已成长为一个有足够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大学生。她同意应对“放弃保送机会报考金融 专业讨论生”这个挑战,并为之努力,她成功了。最后,她考上了金融专业的讨论生。讨论生毕业后,小张顺利地获得了上海一家金融机构的工作机会。 没有永远不变的选择 许多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在参加高校招生入学考试中,尽管认真慎重地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