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进展未来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会计进展概况,首先简述了世界管理会计的进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从起步到进展至今的各个阶段的概况;第二部分从四方面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现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三部分从全球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角度展望了我国管理会计未来的进展;最后一部分在结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学生如何学好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成长规划管理会计进展历程概况(1)世界管理会计进展历程概况 20 世纪初,世界管理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萌芽,至今为止它已经走过了三个历史阶段。1.执行性管理会计进展阶段(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根据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1906 年美国会计师 J.Whtmore 首次提出“标准成本”概念。随后,“标准成本会计”开始兴起,这意味着成本会计不再只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简单地核算成本,还要增加预先制定成本、控制成本以及分析成本的职能。这些新职能的产生使得成本会计能履行一定的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的雏形初步形成。2.决策性管理会计进展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进展,生产力大幅提升,规模不断扩大,执行性管理会计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进展需要。企业管理开始以决策为中心,决策性管理会计应运而生。决策性管理会计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运用运筹学、行为学等多科学,形成了以决策最优化为目的,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利润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3.当代管理会计新进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在 90 年代之前,管理会计的进展一直侧重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方法。而到了 90 年代,管理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由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的以“满意性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的目标决策方法被广泛接受,管理的艺术性渐渐被重视。因此管理会计思想也随之有所创新,在注重技术的基础上加上了人文性,让决策不再机械,而是加入了管理者的智慧。(2)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进展概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起步其实并没有晚于世界。在建国之初,我国采纳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集中化的管理,国家就如同一个巨型的企业,这种条件下以成本为核心的责任会计得到了进展,同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两大法宝——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前者主要和内部核算有关,而后者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分析,采纳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