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园标语使用摘要:标语是我们惯常使用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新时代大学校园标语的使用要注意时代文化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变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自身特征,在有限的空间使用;标语与周围空间协调;标语本身的设計具有艺术感;标语内涵丰富。无论标语使用本身还是使用标语内隐的教育理念和思维都需改善,法律规范和提升校园标语使用是改进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口。关键词:标语显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标语是用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1](29)。标语是我国大学校园中宣传教育的常用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特别作用。惯常认为标语是历史语境下使用的显性教育方式,有效性的发挥有时代的局限。作为一种文字宣传教育手段,当代中国“标语时代已经逐渐淡化,标语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78)。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标语的使用在历史上有特别的作用:其一,就受众受教育程度而言,标语用语用字短少、简单、对仗、朗朗上口、便于口头流传,切中特别年代国民素养普遍比较低的状况。其二,在资讯和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文字表达是主要的信息传达方式,标语能够及时、简短、有效地传播。其三,标语是当时新颖的传播方式,开启民智,受众乐于接受。没有落伍的工作形式,只有落伍的工作理念和思维。高校校园标语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惯常的标语书写和表达形式确实造成观看者的审美疲劳和心理逆反,有些学者认为标语作为一种宣传教育手段已经落伍。但是基于标语在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中曾经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视之为落伍的宣传教育手段,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标语的使用仍有巨大的空间。一、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标语使用存在的问题1.标语形式与标语使用环境的不协调。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表达的是一种视觉信息,所以标语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通常以文字或其他符号书写在纸张、横幅、展板上;为了视觉能接收到,往往在目光所及的墙壁、空中或其他支撑物上;为了清楚地辨识,字体越大越好,色彩对比越鲜亮越好,这些都是针对标语的特征而的标语发布一般规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标语就是用越大的幅面越大的字,宣传效果就好,往往是横幅一拉、大字一写、随便一挂,标语单一、陈旧、落伍与标语使用的环境不协调,大学校园内横幅招展、设计粗陋的标语往往不是给漂亮的校园加分,而是影响校园的美化和风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