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不是快速阅读推广的领先者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 20 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 45倍,达到 1500 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我国古代关于快速阅读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史书中记载东汉时期大天文学家张衡当时就具有一览便知的本领,并依据其本领能对天文科学深有讨论。《晋书》、《三国志》、《南史》、《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对快速阅读和速读都有记载。可见,我国应是最早开创快速阅读的国家。然而,中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国际评估中榜上无名,我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一般现代文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初中生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名著;高中生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600 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300 万字。据《中华社会报》历时半年,面对全国 30 个省市区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未经精英特快速阅读训练的学生中,仅有 5%的学生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此外,一般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速度仅为 300 字左右/分钟,记忆率仅在 20%左右。效率之低,令人吃惊!另据 2000 年公布的国际中学生评量(PISA)讨论报告: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排第一,依次是加拿大、新西兰、韩国、英国、日本等。2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比较组织实施的一项对34 个国家的 4 年级学生进行的讨论结果表明:美国 4 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比许多外国的同龄孩子要强得多。两次评估中,我国均榜上无名,这不能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