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楚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化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常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育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二 二、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 三 三、牢固掌握学习公式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 治 ①腐败:官场+军队+ 财政 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进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 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 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加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