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_第1页
1/11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_第2页
2/11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_第3页
3/11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我和云南路的交集在上海,以吃闻名且堪称历史悠久的公路,既非名传遐迩的乍浦路,也不是曾经风生水起的黄河路,而是云南路(今云南南路)。称今日的云南南路为美食街,应该说有其渊源。还在清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1849 年 4 月 6 日),在法国首任驻沪领事敏体尼运作下,当时的上海道台麟桂发布告示,宣布双方勘定如下地块作为法商居留区:南至北门外城河(今人民路),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西至关帝庙褚家桥(近今西藏南路),东至广东潮州会馆(今永安路以西、四川南路以东)。这块地方方圆约 0.62 平方公里,今日云南南路南端即至人民路口,可见云南路亦划归其中。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至南京东路段为云南中路。云南路筑路自然是后来的事。1860 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期间,无论是上海城区还是租界,人口均激增,住房紧张。外商瞅准时机,开始建房筑路,石库门里弄房就此纷纷建起,诸多公路因此辟筑,云南路的出现,应该缘于这样的时势背景。19 世纪七十年代的上海,各行各业日渐聚集成市,公路形成特色,如福建南路的毛蓝布业、福建中路的估衣业、宁海东路的鸡鸭蛋行、棋盘街的呢绒业、永寿路的旧衣摊,以及云南路的露天小吃等。不过我今日讲述云南路的故事,更多的还是缘于这里曾经有我的家:我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青年——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才因举家搬迁离开这里。我们家最初是在云南南路紧邻“菜市街”一条叫“友益里”的深弄内,住房不临街。后来因我弟妹相继出生,原先深弄内仅十平方米的住房实在挤不下,在地区房管所的照顾分配下,我们家于 1962 年搬迁到同一弄堂一间临街的二楼前楼老宅。这于我们全家而言自然是“新家”。新家有一个朝东临街阳台。那年我刚上小学。我至今记得,搬出蜗在深弄里的那个逼仄局促的老家,置身新家,感觉尽是新奇。尤其是第一次站上新家阳台,一眼望去,云南南路人来车往的景象尽收眼底。那种新奇、那股兴奋,使我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开。想到从今往后可以随心所欲站在自家阳台上看云南路风景,我那颗少年的心激动得真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这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到阳台上望风景。多年以后我常常在想,偌大的上海,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条公路比云南路更富有“民生”况味了。因为大凡与人们的生计有关的商家店铺,这条路上应有尽有:粮店、酱油店、煤球店、杂货店、旅馆、浴室、老虎灶、烟纸店、酱菜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民生街云南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