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关键词]手抄报;高校;校园文化一手抄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的现状综合而言,手抄报的遇冷,一方面是由于新事物如网络海报的出现,在宣传功能上与手抄报有重合之处,而在制作过程中,手抄报相比于网络海报又要更加耗时费劲;另一方面,手抄报独特的宣传优势和教育优势没有被充分认知,因而也就无法得到足够的青睐。正是基于此,本文结合贵州省遵义市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手抄报的具体情况,力图展现手抄报不一样的魅力。二手抄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备的独特优势(一)成本低手抄报的制作所需材料简单,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既符合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本要求,又能够有效破解许多高校存在的专项经费短缺的问题。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宣传活动中,网络海报、电子显示屏等媒介虽然在形式上足够吸引眼球,但是其印刷费用和耗材使用费都较高。尽管高校为保障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正常开展而设立了“专项资金”予以保障,但是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种类多、规模大,活动经费“僧多粥少”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高校不得已对部分本已列入年度拟开展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予以删减,以保证专项资金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无疑会损害到部分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稳定进展。手抄报因其超高的“性价比”优势,既能成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物美价廉”的宣传媒介,又能与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成为其开展的一种新路径,如:为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而举办手抄报制作大赛等。因此,手抄报制作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将极大缓解广泛存在的经费压力,为校园文化提质增量提供有力支持。(二)原创性强(三)美育功能强三手抄报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一)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老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很多情况下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高校部分理论课课堂“低头族”的比例正在不断抬升。以高校思政理论课为例,曾经一度,思政理论课成为大学生们选择逃课的重灾区,但是自 2024 年教育部启动思政质量年活动以来,各高校乘改革之东风,创新教学形式,鼓舞学生通过艺术来表达理想和信念,思政课的到课率和喜爱率均明显回升。老师鼓舞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将绘画、雕塑、剪纸、刺绣、染织等艺术形式引入思政课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思政课的主题,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据教育部近期调研报告显示,有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