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中的表现与发现的讨论摘要:一名优秀摄影家,不仅需具备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更需要专业的技法。此外,还必须从审美角度来提升自己。正是因为拥有了“美感”,摄影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才能在大千世界中发现美并制造出美来。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才有必要对摄影创作全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审美意识在摄影创作中的具体体现。讨论发现美和表现美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认识审美意识在摄影制造过程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关键词:审美意识;摄影制造;思维方式摄影家总是饱含激情地去生活、观察、思考、感受和发现。不过,要挖掘别人未曾发现的美,就需要比别人站得更高,需要提高个人的全面修养,如理论水平、认识能力,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那么,怎样才能发现美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这需要涉猎美学理论,钻研文学艺术以及诗歌、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等其他多种艺术形式,钻研并借鉴这些艺术门类对美的表现方式,融会贯穿并为摄影实践开辟更多的途径。其次,要努力培育摄影家的观察力。观察是摄影家的头等重要任务,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东西都要通过眼睛印在脑海里。技艺高超的摄影家和美术家一样,随时都在猎取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不断丰富自己的“形象仓库”,随时都在用眼睛“拍照”和“绘画”。1 提高摄影审美要加强跨科知识猎取那么,一名优秀的摄影家,除了对生活的挚爱以及在对生活的感受中不断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外,还需具有怎样的素养?笔者认为,摄影家应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猎取,提高创作才能。社会的进展要求人们的知识的结构趋向于综合化,各种艺术门类之间也发生无形的交叉渗透现象。以摄影艺术来讲,摄影是一门相对年轻的艺术门类,从艺术形式上讲,它借鉴着同属造型艺术的美术、雕塑、舞蹈等姊妹艺术;从艺术内容上讲,它又更多地受启迪于哲学、文学、音乐等不同学科;从表现手段上讲,它明显地包含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展的各种成果,如光学、化学、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新进展,都会敏感地反映在摄影创作媒介上。因此,广泛汲取不同门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摄影家的综合素养。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构思以及表现力无一不会受到各门类知识的交互作用,因此“博学多才”为摄影家培育高超的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反之,假如从事摄影工作的人员,既不掌握现有知识,又不接受新的信息;既不理解新的艺术概念,又不探求新的艺术表现方法,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也只会变得庸俗,抱残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