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重在“三防”2005年9月3日,国务院笫446号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其核心要义在于,以行政法规形式将安监重心定位“预防”,体现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联系当前实际,贯彻《特别规定》要着力抓好“三防”。谨防“投入”背后的“白条”不少业主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不顾工人死活,安全投入“短斤少两”,是我国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xx省七台河新富煤矿连最基本的瓦斯监控系统都没安装,也没为工人配备自救器,酿成2005年3月14日发生死亡18人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xx省xx市xx区细水煤矿居然让当天雇来的民工笫二天就下井,2005年3月19日发生特大矿难,造成72人丧命。我国安全投入占gdp比重不足1%,而发达国家该项比重达3.3%。我国仅国有煤矿安全欠账达505亿元,有1/3的设备要淘汰。花炮企业安全投入要求按更新改造资金的20%以上标准提取,而实际提取远低于该标准,以致对安全设施随意削减。解决投入“白条”问题,贵在树立“预防投入是安全”的全新理念。专家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事后整改的产出比,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的比例是1:5,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现代安全经济学“金字塔法则”认为,预防性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进而达到运行投产后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研究表明,行业风险越大,预防性投入对安全经济的贡献率越大。低危行业为1.5%,一般危险行业为2.5%,而煤炭、花炮等高危行业达7%。要保证安全生产就要付出成本。要按照《特别规定》要求,建立企业、地方、国家多渠道的安全投入机制。企业是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要杜绝“零培训上岗”,坚持按规定对新下井职工的安全培训不得少于72小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老工人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再次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所有职工每年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xx市近5年投资8亿元在全世界第1页共3页率先实施花炮安全改造。新建厂房18650栋,451家企业装备国际一流水平avs安监系统。2004年无一起重特大事故,一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31.2%、38.6%和45%,促进花炮销售额达32.1亿元,比2003年增长25.1%。投入是安全,投入是效益,这是全社会应树立的科学安全观。谨防“合法”背后的“非法”被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的原xx省xx县煤炭管理局局长赵大武,2000年3月索取该县高坪镇关岩煤矿矿主贿金6万元。经赵精心策划的“检查验收”后的这家煤矿因发生死亡9人重大矿难已被明令停产整顿,居然很快被宣布复产。同年,赵又收取该县高坪镇四面山煤矿矿主贿金3.7万元。经赵多方沟通,这家已被责令永久性关闭的煤矿,竟又迅速复产。长期以来,官商勾结腐败的问题渗透企业审批、证照颁发、复产验收各个环节。一些党政干部收受业主贿赂,滥用审批权,违法作出行政许可;为企业非法生产充当“保护伞”,在事故调查处理中包庇袒护,使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拿到了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工商执照等各种证照,为其非法生产披上“合法”外衣,催生了众多安全隐患和重特大事故。据统计,2005年来事故死亡人数较多的xx阜新、xx交城、xx细水、xx暖儿河、新疆阜康、xx大兴等6家煤矿死亡人数总计570人。其中,合法煤矿4家,共死亡397人,占死亡总人数的69.7%;非法煤矿2家,共死亡17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0.3%。发生大矿难和死亡人数较多的还是“合法”煤矿居多。值得警觉的是,安全监管往往偏重盯住显性的“非法”,却忽视了对隐患更巨大、后果更严重、察觉更艰难的“合法”背后“非法”的监管。此弊不除,事故难除,国无宁日。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特别规定》和中纪委、监察部四部委文件精神,坚决清理纠正公职人员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国务院2004年1月发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炭、花炮等6个行业必须按规定实行这个制度。通过惩治官商勾结腐败现象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彻底清除“合法”背后的“非法”。谨防“明停”背后的“暗开”2005年因5次被查出通风系统重大隐患而2次被责令停产第2页共3页整顿的20XX县七丰沟西煤...